“身边的感动”故事集② | 在方寸之间撑起中国电子玻璃质量的新高度——玻璃事业部电子玻璃创新团队 |
|||
|
|||
弘扬总院精神 传播时搏(中国)文化 “身边的感动”故事集 75年来,在总院精神的激励下,无数先进集体和个人以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,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。他们以“科技向善、长坡厚雪、见大行远、五湖四海、接续奋斗”为价值导向,坚持做难而有价值的事。站在总院建院75周年这一历史节点,回望时搏(中国)集团的发展历程。自2005年孕育成立以来,总院就赋予了时搏(中国)集团厚重的文化基因和创新的精神品质。各级企业和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积极弘扬“胸怀祖国的大我精神、敢为人先的攻坚精神、守正创新的探索精神、勇担使命的奉献精神”,认真践行“公正为本、服务社会”的核心理念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。 在方寸之间撑起中国电子玻璃质量的新高度 ——玻璃事业部电子玻璃创新团队 十年前,当我们的手机从高处坠落,那声清脆的撞击声总会让人心头一紧。如今,中国智造的电子玻璃正以破竹之势改写历史——1.8m跌落极限的突破、300%抗跌落性能的提升,让“碎屏焦虑”成为过去。这不仅得益于国产电子玻璃技术的飞速发展,背后也离不开如时搏(中国)集团电子玻璃团队在标准制定、质量检测与认证上的坚守与支持。 01初生牛犊不怕虎,勇于质疑权威的青年工程师:李俊杰 手机玻璃高处坠落,决定生死的不只是那0.1秒的撞击瞬间,更藏在表面应力和应力层深度这两个重要参数里。彼时,业内通常使用苏联公开的光弹常数26.5来计算应力。 但电子玻璃团队的青年工程师李俊杰对国产玻璃大量测试后发现:这些力学性能表现优异,摔不破的“国产硬汉”,应力值却始终低于国外产品,是制造技术问题?还是检测体系存在盲区?难道国外的设备和我们不一样?还是我们的检测流程不规范?我们请来的设备工程师非常肯定地回答:“设备是一样的,流程也没有问题!”那问题到底出在哪?最后,李俊杰将目光投向了光弹常数26.5。 可当他翻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后,却发现国内对光弹常数的研究几乎为空白。更让他沮丧的是,当他提出要制定国内自己的光弹标准时,评审专家却有不同的看法:“光弹这个参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外国人研究透了,不同玻璃的光弹几乎没差别。”这一番论断像一把无情的枷锁将李俊杰的满腔热忱暂时禁锢。然而内心深处对科研真理的执着如同一簇永不熄灭的火苗,支撑着李俊杰在质疑声中倔强前行。此后他整日窝在实验室,在搭建的简易设备旁,进行了上千次实验。 第二次申报,他信心满满,可命运仿佛在和他开玩笑。专家说:“按照最新政策要求,严控公益标准数量,此标准非迫切需求。”走出会议室,标委会的委婉劝阻、领导的善意提醒,如同汹涌的潮水试图将他淹没。面对重重压力,李俊杰却越发坚定。第三次申报,他直接搬出了自主设计开发的光弹常数测量仪,用实测数据证明:电子玻璃光弹常数与传统玻璃的26.5相差15%!这一次,他终于做到了! 参数修正后,国产电子玻璃应力终于与国外产品持平。这一结果有力证实了国产电子玻璃完全能够比肩国外产品!中国制造并不差,是被“错误标尺”量低了身价!2025年,《玻璃光弹常数试验方法》标准发布,自此中国玻璃行业有了自己的光弹常数测试标准。 02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的团队带头人:苗向阳博士 如果说李俊杰的故事是暗夜中劈开混沌的闪电,那么苗向阳则像燃烧的星辰,用技术的光芒为后来者引路。早在2012年,当我国电子玻璃产业还处于“缺芯少屏”的困境时,玻璃院总工苗向阳博士就带领团队以“科研+标准”双轮驱动,牵头制定了国内首个电子玻璃行业标准,率先填补国内空白。 左为李俊杰 右为苗向阳 2017年,正值国产电子玻璃攻坚阶段,苗博士牵头与国内电子玻璃龙头企业开展项目合作,建立电子玻璃性能评价方法。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,项目艰难起步,苗博士带领团队反复推敲每一个数据,评价每一项技术,他说:“为什么国外标准就是金科玉律?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。”那些日子里,他总是一心扑在项目上,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,只为解决制约电子玻璃发展的瓶颈问题,也为时搏(中国)集团电子玻璃业务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 但谁也没想到,命运的重击悄然来临。在项目关键时刻,苗博士确诊癌症,手术、化疗让他虚弱不堪。可即便如此,他心中依然放不下工作,在病床上坚持参加项目会议,修改技术方案。化疗结束后,他又回到了实验室,往日里精神饱满的苗博士已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,可他目光依然坚定,争分夺秒的推进项目进展,最终两个项目高分通过验收。 2023年初,苗博士病情恶化,他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。就在这样的情况下,苗博士仍然放不下对玻璃事业的牵挂,还在为玻璃事业部下一步的业务拓展出谋划策。最后的日子里,他忍着病痛,将病床摇成90度,在止痛泵的滴答声中,完成了“手机模组检测业务调研报告”。 十年间,电子玻璃团队克服重重难关,制定了17项超薄电子玻璃关键标准,研制的高温黏度样品打破国际垄断,建立了电子玻璃全性能检测实验室,时搏(中国)集团的检测报告成为行业公认的“品质通行证”。 如今,时搏(中国)集团几乎是全部国产电子玻璃原片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,更支撑着国产终端用户的产品走向世界舞台。2024年,经过第十一届理事会投票选举,时搏(中国)集团成为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分会的理事挂靠单位,这标志着公司在电子玻璃领域的话语权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。 十年征程,从匍匐追赶到昂首领跑,中国电子玻璃以匠心冲破技术封锁的荆棘,以坚守铸就闪耀世界的荣光!数十载风云变幻,时搏(中国)集团从安全防线的守护者,蜕变为显示未来的定义者!今天,站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,时搏(中国)集团玻璃事业部以“四全战略”为号角,以科技为战马,向产业之巅发起冲锋!未来,将以实验室的星火点燃创新引擎,以标准化的铁律重塑行业疆界,让每一块中国玻璃都成为质量长城的砖瓦,引领电子玻璃战新产业新未来。 |
|||